帝豪GSe火爆上市抢而空
当前位置:首页 > 投诉 > 警示:库存指数仍居高位,消费者购车需谨慎!

警示:库存指数仍居高位,消费者购车需谨慎!

分享到
评论 浏览: 来源:厂商供稿 2017-08-20 11:15:08

上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17年上半年全口径乘用车销量1151.7万辆,同比增长3.9%,增速放缓。2017年7月库存预警指数为52.5%,尽管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警戒线以上,说明现阶段经销商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2017年,已有多个品牌经销商联名“上书”主机厂,称厂家的商务政策、压库行为、车型降价导致绝大多数经销商出现亏损。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7月份,库存预警指数分别为61.5%、66.6%、61.9%、59.2%、51.8%、58.2%及52.5%,库存预警均超50%的荣衰线。同时,一汽轿车、长安轿车、英菲尼迪等多个品牌库存深度在两个月以上。

回顾7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消费者到店率下降,市场需求下降,市场进入淡季,加上7月1日,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除一些消费者对此存在观望情绪,寄望通过延迟购车时机,获得更多价格优惠外,新办法依然未能有效缓解主机厂与经销商间的对立矛盾。基于8月份仍处于传统的车市淡季,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该月汽车销量还将继续走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从今年7月份开始做了分区域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其中,北区指数为49.6%,东区指数为53.0%,西区指数为56.6%,南区指数为50.9%。由于北区的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7月份均有大型国际车展,刺激了当地的市场需求,所以,7月北部区域的库存预警指数最低。

与此同时,为迎接“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车企批发量将有所增加,因此,汽车投诉网希望各位消费者谨慎购车。

汽车投诉网收到关于“库存车”的投诉案例越来越多,4S店通过各种手段将挤压已久的库存车销售给消费者,目的为了减压,但恰恰大多数是以“欺诈”手段获得盈利,毕竟,降价销售4S店会亏本。逼不得已,这个坑就看哪位“大头虾”消费者跳进去。

类似高先生这样案例的实在太多了,购车后或签合同后才发现车辆生产日期是2014年的,经询问库存车应优惠,结果销售人员推卸责任,说没有质量问题不给于优惠,回避该车为库存车,并不给予补偿。

现在市场更新速度飞快,新车上市频频,更何况,将近黄金销售旺季,4S店的优惠力度加倍,消费者应该了解哪些车型容易买到“库存车”?

第一:销量很低的车型

因为销量低的车型在终端的销售压力往往是很大的,许多厂家会把车硬塞给4S店,而4S店也要考虑成本,并没有很多的停车场来放置这些“库存车”,只能停在外面风吹日晒的。

第二:冷门配置的车型

这个适用于所有车型,包括热销车在内。通常厂家是会根据市场的反馈来决定每款配置的车型生产比例是多少,而那些冷门配置的车型由于种种原因会卖不掉。卖车之前不妨看看自己要购买的车型那些是冷门配置,买的时候就要小心了。

第三:新、老款同堂销售的车型

许多新老车型同堂销售的时候,部分老款车就会是库存车,毕竟要么就是老款卖的太火厂家舍不得,要么就是老款根本卖不掉,库存太大,也要小心。

通常来说,比较好的经销商会通过优惠促销的方式,首先会将积压的“库存车”处理了,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市场现象。但是绝大多数经销商都不会跟消费者说这是库存车车,更没办法跟消费者说“库存车”是否有问题(因为很多时候经销商也不能保证库存车没有质量问题),这时,在相互不理解的情况下,纠纷就产生了。

律师说法:消费者可依据新消法要求三倍赔偿

如果碰到类似情况,汽车投诉网律师顾问团夏磊律师告知,车主可依据《新消法》中的相关规定来维权。

1.根据新消法的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意思就是说,如果经销商在出售车辆时没有告知车辆的真实情况,如该车为事故车、库存车、二手车等等,便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按照新消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车主发现自己购买的车辆为二手车或库存车,且购买时4S店并未告知这一情况,那么4S店则需赔偿车主三倍的费用。

首先,检查汽车与其铭牌是否相符:发动机号、车架号、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日期,这些都是车辆的“合法身份”信息。合格证上的号码要与车上的发动机号、车架号一致。从出厂日期上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旧车。另外,车型、功率、座椅数量、发动机等均要求说明书与实物一致。如出现不符,车主们不但花了冤枉钱,而且还可能无法办理验车上牌手续。

如果是购买的进口车,应仔细查验进口货物证明以及关税、增值税等各项应交的税单。如果买到了手续不全的进口车,一是质量无法保证,二是办理牌照时会因进口手续不全而无法上牌。

另外,购车时还应做到心细如针,观察入微。应当注意和经销商签订较为细致的合同,购车时问清楚车辆是否为新车,最好是将这类条款写入合同中或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取证。合同和车辆的出厂证书、合格证书都是维权的重要证据,要注意保留。

其次,购车时也可以仔细观察车辆的外观和内饰,特别是门框的密封条和玻璃的密封条内,如果打开时发现有锈迹或被处理过的痕迹,则很有可能是旧车或问题车。

最后,还是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要做到心细如真,火眼金睛,这样才能让苦苦维权的事情尽量少发生。

文章标签:
编辑:中奥车网
相关阅读
精选图文
热点资讯
关于网站
申请友链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隐私条款
网络营销 分站合作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 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 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 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 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