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豪GSe火爆上市抢而空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现代推动“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主打车用神经元突触项目

现代推动“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主打车用神经元突触项目

分享到
评论 浏览: 来源:厂商供稿 2017-08-26 17:12:34

产能布局,黑科技,前瞻技术,工会协会动态,现代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现代车用神经元突触,现代驾驶感知,现代艺术跨界合作

据外媒报道,现代宣布将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LACMA)继续开展合作,该公司引入了“车用神经元突触(The Roadable Synapse)”,作为其“艺术+技术实验室(Art+Technology LAB)”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研究主题为:如何才将艺术及技术领域融入到神经科学驱动型概念车中。

现代与概念派艺术家的车用神经元突触理念

现代与概念派艺术家(conceptual artist)Jonathon Keats携手推动“车用神经元突触”理念,尽管该理念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双方旨在研究该理念,并将其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替代技术。现代的技术顾问们与Keats密切合作,研究如何解读用户的认知过程,并在驾驶时提供其全新的感官体验。

“车用神经元突触”理念是受到了Keat的启发,Keat对无人驾驶技术及该技术对汽车技术及文化方面的影响感兴趣,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进而将研究重心放在艺术与神经元突触间的关联性上。

产能布局,黑科技,前瞻技术,工会协会动态,现代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现代车用神经元突触,现代驾驶感知,现代艺术跨界合作

根据Keats的理念,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以现代IONIQ车型为例:1. 若调整车辆的音效,可提升驾驶员在行驶时的感知力;2. 若对车载立体声系统所播放原声音乐的节奏加以调节,可使驾驶员感知到车辆行驶速度;3.若调节左右扬声器平衡,可驾驶员感知车身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效果;4. 若调高或调低音频的音高,可感知车辆的转速;5. 若调节音频失真(audio distortion),可调整驾驶效率。

“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的由来

现代是“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的赞助商,该项目得到了谷歌、SpaceX、埃森哲(Accenture)、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喷气推动硏究室(Jet Propulsion Lab,JPL)的支持。该项目源自于1967-1971年间的“技术与技术项目(Art and Technology Program)”,参与的知名艺术家包括: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罗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安迪·沃荷(Andy Warhol)及克雷斯‧奥尔登伯格(Claes Oldenberg)。

现代自2015年起与LACMA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出了“现代项目走进LACMA(The Hyundai Project at LACMA)”。此后,有20多位技术加获得了赠款资金与技术支持,将其理念与技术相结合。

产能布局,黑科技,前瞻技术,工会协会动态,现代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现代车用神经元突触,现代驾驶感知,现代艺术跨界合作

其他“艺术+技术实验室”合作项目

今年4月,一家3D扫描工作室——ScanLAB Projects在其新项目中<Post-lenticular Landscapes>采用了现代Santa Fe车型,前者也是一项“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其展示了尤塞米提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所抓拍的大量全景照片,并将其转换为数码透镜画(digital diorama),可用于车内展示。

现代副总裁John Suh表示:“现代率先推出Project IONIQ,致力于创建全新的移动方案,使其移动完全不受限制,提升了用户未来的生活品质。公司持续开拓新的移动工具,有助于克服当前的交通限制。参与艺术+技术项目,使现代能够以全新方式对该领域进行开拓。”

Keats表示:“本次合作提供了一项重大机遇,很荣幸能与现代共同探索未来车辆,在与专家John Suh与现代工程师的合作中,本人收获很大,同时感谢LACMA提供的支持,使我能够向传统的思维发起挑战,并提出车用神经元突触。”

除“艺术+技术实验室项目”外,现代还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展示与收购(exhibitions and acquisitions)、韩国艺术研究、按需印刷出版物(print on demand publications)及许多其他创新方式,对LACMA提供支持。

此外,现代还与英国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韩国首尔的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开展合作。

本文版权为盖世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盖世汽车)及作者。

文章标签:
编辑:中奥车网
相关阅读
精选图文
热点资讯
关于网站
申请友链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隐私条款
网络营销 分站合作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 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 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 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 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