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无人驾驶功能的实现需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同时外围环境如高精地图生态系统也需要整车企业云、地图合作商云(地图合作商提供的高精度地图层)、道路特征云(摄像头收集的道路特征信息、毫米波雷达收集的道路特征信息)等多方合力。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CEO 赵捷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CEO 赵捷女士在6月14日举行的首届全球无人驾驶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传感器是无人驾驶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激光雷达、摄像头、77G、79GSAR成像技术将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进合融合互补,从而满足自动驾驶汽车对目标识别能力、全天时全天候工作、360度观测技术及成本的要求。
自动驾驶技术对传感器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看,毫米波雷达技术是能够做到汽车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因为它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可以通过雷达阵列实现360度观测技术,关键是在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赵捷对记者说,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技术趋势体现在高分辨率、阵列及智能化方面。
随后赵捷详细介绍了三大趋势。一是高分辨率。雷达可以检测目标的速度、角度以及距离,更高分辨率的雷达就能够实现更高速度和角度的分辨率。同时,更宽的带宽也能实现更好的距离分辨率以及具备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二是雷达阵列对数据和信息运算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它通过单雷达数据形成,然后进行阵列和数据分享并充分融合,从而达到360度的观测,最终达到实时判断的能力。三是智能化。“根据以往的经验,雷达对目标进行预测,发射不同的波形,更准确地判断目标是什么。”她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在大会致辞中说道:“尽管我国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起步较晚,但与国际同行相差不大,某些技术甚至领先,完全有可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掌握先机。”据记者了解,行易道在79GSAR成像技术领域研究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行易道是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其在汽车77GHz防撞雷达和汽车SAR成像雷达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力,可以说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
目前行易道已经实现了77GHz毫米波雷达的样品开发,并率先提出了SAR成像雷达运用于汽车。会上,赵捷详细介绍了行易道79GSAR成像雷达技术的应用前景。她说:“目前行易道79GSAR成像技术通过4Ghz带宽实现高距离分辨率,再由虚拟天线阵列实现高方位向分辨率。”目前看,行易道的79GSAR成像技术拥有众多优势。比如,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分辨率与距离无关;可以获取目标的尺寸、形状信息,进而实现目标识别,关键是其成本与77GHz雷达产品相当。据悉,79GSAR成像范围适合乘用车、卡车、行人及自行车。
据记者了解,行易道的79GSAR成像技术及77GHz毫米波雷达已经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
编辑:胡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