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17全球轮胎技术论坛&2017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在烟台启动。该活动旨在面向广大消费者普及轮胎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常识,高调宣传绿色轮胎,解读中国轮胎标签。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石化处调研员韩敬友、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张代令及烟台市经信委主任刘福生等有关领导、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出席了本届论坛及安全周活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主持并宣布2017全球轮胎技术论坛和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活动正式开启。
■ 聚焦绿色轮胎
邓雅俐表示,为了适应环保压力日益增大这一趋势,我国橡胶行业近年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战略,大力研发绿色原材料、绿色工艺技术和智能装备,向社会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安全环保的绿色轮胎。同时,大力推进中国轮胎标签制度的实施和轮胎试验场的建设。绿色轮胎不仅能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指数,改善大气环境,还可以促进中国轮胎行业技术进步、质量提升、结构调整,使行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本次全球轮胎技术论坛与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活动同步启动,将进一步推动绿色轮胎发展,引导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为目标,在产品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潘爱华在《轮胎行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的主题发言中,分别从如何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质量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橡胶新材料4个方面,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针对推进轮胎技术进步和发展绿色轮胎,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轮胎的消费需求也将逐步向个性化、高端化转变。轮胎行业要抓住机遇,加快高品质、高性能轮胎的研发速度;加快开发应用绿色新材料,为绿色轮胎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不断完善满足轮胎标签制度要求的轮胎检测技术体系,为绿色轮胎发展提供支持。
■ 普及轮胎标签制度
“随着轮胎标签制度的建立,绿色轮胎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轮胎企业将加大绿色轮胎产能的投入,从而实现绿色轮胎产业化。行业也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工业节能、低碳、环保和清洁生产的步伐,引导全行业推进绿色生产、绿色产品,提高行业科学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中橡协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向与会代表深入解读了中国轮胎标签制度,并将中国轮胎标签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介绍。
据了解,去年9月,中国轮胎标签制度已开始自愿实施。目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已经发出了60多个标签。
在会场的中国轮胎标签展示专区中,展示了中国目前已通过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审定、自愿张贴标签企业的轮胎产品,并对每一个贴标签轮胎的性能、特点等进行说明。前沿技术轮胎展示专区则展示了石墨烯轮胎、缺气保用轮胎、商用防火轮胎、GT超跑全热熔赛车轮胎等前沿技术产品,其中玲珑轮胎还展示了为中国国宾车红旗L5的原配轮胎。
编辑:李沛洋